聚勢謀遠 | 鼎正咨詢召開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培訓會
作者:
來源:
日期:
2025-05-12
人氣:
28

為深化全員對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業務的系統性認知,凝聚戰略轉型共識,加速推動項目高質量落地實施,5月6日,鼎正咨詢舉辦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培訓會。董事長王雁然、副總經理彭亮,特邀湖北省國土測繪院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心主任楊莉、湖北國土資源學院教授王建龍、綠鑫科技發展策劃部高級經理陳勇等業內專家,與公司生產中心核心骨干、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共聚一堂,共謀業務轉型與增長新路徑。

本次培訓圍繞“國家政策導向-行業前沿實踐-業務能力提升”三大核心主線,聚焦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系統性要求與市場化運作邏輯,通過政策研讀、案例剖析、實戰經驗共享,深度賦能核心業務團隊,為開拓縣域市場、構建全域咨詢服務能力注入新動能。
01解碼:錨定核心價值,擘畫業務藍圖
會議伊始,全體人員觀看專題片《踐行兩山理論的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實踐》,通過典型案例,生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層邏輯——以空間重構釋放生態價值,以產業融合激活鄉村動能。

湖北國土資源學院老師王建龍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轉型的“八字”方針》為題,提出“統籌、集約、生態、惠民”的轉型策略,強調通過空間重構實現“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體治理,并結合實操案例,詳解農用地整理、生態修復等關鍵環節的技術要點。湖北省國土測繪院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心主任楊莉直擊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深層矛盾,剖析當前項目落地的兩大堵點:其一,產權界定問題,農村集體產權與國有產權邊界模糊、權責交叉,導致土地置換中補償標準爭議頻發,她建議深入探究產權界定、利益分配問題;其二,項目承接風險問題,當前地方政府財政壓力持續加大,部分項目存在“前期咨詢免費、落地付費”的行業潛規則。若項目因政策調整、規劃變更或地方資金鏈斷裂中止,咨詢機構將面臨前期投入沉沒、現金流承壓等運營風險。企業在批量承接此類項目時,需高度警惕項目承接風險與選址決策風險,她建議企業將風險防控機制嵌入項目承接全流程,從源頭筑牢業務安全防線。綠鑫科技發展策劃部高級經理陳勇則以“綠鑫模式”為例,分享生物天然氣產業與土地整治的融合路徑,以秸稈資源化利用撬動循環農業,以產業反哺生態治理,構建“土地整治-產業導入-收益閉環”的共生體系。
此外,產業與空間規劃事業部副總經理常夢醒宣貫了《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工作手冊》,進一步明確了業務標準化流程與縣域市場突破的戰術路徑,為項目實操落地提供了標準化指引。
02碰撞:破局攻堅痛點,激活創新動能
交流討論環節,與會代表結合業務推進工作中遇到的“硬骨頭”,圍繞產權調整、融資策略、風險管控、鄉村設計與跨機構協作等問題,與授課專家進行深入研討。
產權調整與利益分配:針對“林地上山,耕地下山”空間置換中權屬界定模糊、跨村補償標準不一等痛點,專家提出構建“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協商機制”三位一體治理框架,通過前期權屬清查建檔、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核定價值等方式,破解資源整合中的權益分配矛盾。
融資策略與資金管理:聚焦鄉村振興資金缺口,構建“財政+金融+市場”立體化融資網絡:向上爭取國債、專項債額度,橫向聯動政策性銀行低息貸款,向下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運營。同時,以“價值投資”為導向,優先支持智慧農田、數字鄉村等戰略項目,確保資金精準滴灌高潛力領域。
企業運營與風險管控:從技術優化、融資備選、營銷策略三方面構建風險防火墻,例如建立金融機構“白名單”、設計彈性補償方案等。
鄉村設計與生態美學:針對鄉村項目“重規劃輕落地”的短板,提出“技術理性與人文溫度并重”的解決方案。技術上,探索AI、GIS、VR等數字化技術應用,提升方案質量;設計上,摒棄“標準化復制”,立足鄉土肌理打造“田院共生”景觀,通過夯土墻、竹編廊道等本土元素喚醒鄉村記憶,讓整治工程更顯“故土情懷”。
跨界協作與經驗共享: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盡管全域整治面臨復雜性挑戰,但其對土地集約利用、產業升級、生態治理的全局價值不可替代,專業機構應搶占先機、樹立標桿。同時,開展政企學研聯動,共建“全域整治聯合實驗室”,聚焦權屬調整、補償機制等難點開展專項研究。
03行動:凝聚戰略共識,書寫鼎正新章
副總經理彭亮在講話中強調,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是公司戰略轉型的核心引擎,并明確六大發力方向:一是規劃引領,以“多規合一”思維統籌空間治理,確保方案“上接政策、下接地氣”;二是運營前置,將產業策劃嵌入項目全周期,打造“整治搭臺、產業唱戲”的可持續模式;三是數字賦能,搭建全域整治智慧平臺,實現“資源一張圖、監管一網通、決策一腦明”;四是生態筑基,嚴守耕地與生態紅線,探索“被動避讓”轉向“主動修復”的生態增值路徑;五是美學鑄魂,以“鼎正美學”重塑鄉村風貌,讓溝渠變畫廊、荒地成公園,實現“整治一地、驚艷一域”;六是績效驅動,建立KPI考核體系,以結果倒逼過程優化。
董事長王雁然強調,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是公司業務轉型升級、開拓增量市場的關鍵抓手。其“全”與“特”的雙重屬性(全域統籌、特色產業導入)與政策紅利,為公司提供了轉型升級的黃金機遇。他要求全員以“全域思維”重構能力版圖,并部署三大攻堅行動:一是多學習,樹立主動學習意識,深入理解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業務的理論知識與政策要求,全面提升專業素養與認知水平;二是走出去,深度參與項目實踐,在實操中積累經驗,快速熟悉業務流程與工作要點,切實增強業務能力;三是敢突破,首先專業能力攻堅,成立林耕置換、權屬界定等專項課題組,集結規劃、法律、金融跨學科團隊,發布行業技術標準,搶占專業話語權;其次收益模型固化,構建“短期現金流+中期資產增值+長期運營分紅”的收益模型,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收入溯源與動態分配,確保項目盈利可持續;再次風險化解閉環,技術端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質量,提升項目競爭力,融資端建立備選金融機構庫,拓寬融資渠道,保障資金鏈安全,營銷端合理向業主提出補償訴求,有效降低經營風險,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最后產業資源整合,建立全域產業信息數據庫,按“優先級-適配度-成熟度”對資源分類標簽,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對接通道,解決資源碎片化問題。
高級顧問余寶軍在總結中指出,全域國土綜合整治不僅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牛鼻子”工程,更是一項難且正確的事業。鼎正作為咨詢服務機構,應當充分發揮 “全牌照、全產業鏈” 服務優勢,深度參與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的時代命題,積極探索“全域整治+”模式,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鼎正方案。
此次培訓會,不僅是業務攻堅的動員令,更是鼎正咨詢邁向“全域咨詢服務商”的里程碑。未來,公司將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為支點,撬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以“重整山河”的魄力與“繡花功夫”的匠心,在廣袤鄉野間書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